近日,扬州e家论坛网友“归真”发了《梅花书院詹嗣贤精美书法》一帖,据了解,这些作品是当年梅花书院所用的教科书。
与梅花书院有关的线装本
网友“归真”名叫庄珩,是山东青岛一名收藏爱好者,近20年来一直热衷于收藏科举考试试卷,最近在家整理试卷,遇到不同省份城市的试卷,便在相关城市的较有影响力的网站发表相关的试卷照片以及一些背景资料。
前几天,庄珩看到一本《精选》的小册子,里面有一份试卷的作者叫詹嗣贤,试卷上还有“梅花书院课”的字样。于是在网上查找了与詹嗣贤以及梅花书院的相关资料,以及詹嗣贤试卷的照片发到了扬州e家论坛。
庄珩告诉记者,这本封面上题写了《精选》的小册子,里面收录的文章都是一些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作品,他们取得功名后,将当年参加乡试、会试的考卷抄回,作为范本珍藏在书院供后来者学习,文字用毛笔蝇头小行楷书写在宣纸上,工整,隽秀,字体结构紧凑,全书有16名作者写的33篇文章,线装成册。除了詹嗣贤是江苏仪征人,其他作者还有吴翊、任启运、金虞、张太书、侯映奎等,他们有吴江人、丹徒人、嘉定人,可能在梅花书院读过书,也有可能没有,只是把他们参加科举的试卷抄过来。
应考试卷成为后来者范本
“‘梅花书院课本’是在梅花书院上课用的范文,一般各大书院都是官办的,用的都是当地考上进士、举人的最好的文章来教学生。当年在学院读书的学生考上进士或当官后,给老师送点纪念品,就把自己的文章抄下来,留作纪念。然后老师整理了一本,拿着教学生。这里的30多篇文章也有的是老师或是其他人抄的,我研究过詹嗣贤的书法,根据他的字体推断,这篇詹嗣贤的文章就是他亲自抄写的。”庄珩介绍说。
詹嗣贤字希伯,江苏仪征人。同治十三年甲戌,二甲113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八年,任广西学政。他所写的文章题为《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庄珩说,当时的考题都出自四书五经,詹嗣贤在课本中所写文章标题出自《中庸》,“亲亲之杀”是说“亲亲”有亲疏近远等级上的差别,“尊贤之等”是说“尊贤”在德才禄位上也有尊卑高下的等级,“礼”就是以上“仁”(亲亲之杀)和“义”(尊贤之等)的具体化、形式化。
詹嗣贤在文中写道:“等杀而辨而礼存,由仁义而生者也。夫亲亲尊贤而无礼,仁义有时穷矣。有杀焉,有等焉。礼之所以生,仍不外乎仁义耳。闻尝观礼于宗宙之中。窃叹序昭穆,辨贵贱,非礼不行矣。故就礼之后起在而论。原以所序所辨……”
对研究书院历史有价值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在看到梅花书院课本的相关照片后表示,当年的梅花书院有相当大的规模,但是相关的教学档案存世却很少,扬州现在创文博城,要建书院博物馆,需要这些史料的补充,可以从这些资料中感受到当年的教学实践。
对于很多作者都是外地人,韦明铧说,当年梅花书院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也有父辈在扬州经商、做官的,都会在书院读书。而且按梅花书院的影响力,在江浙一带也是首选。这本精选集,单是研究书院的历史价值还是很高的。